近來以性別暴力為主題的小說,可說是愈來愈露骨與暴虐了啊XD。是讀者的口味變重鹹了呢?或是如此才足以在讀者腦海畫下深刻的印象?:P

另一個有趣的現象,就是這類性別暴力的主題通常也會伴隨著宗教的意象。最常見的就是引述基督教( 或是天主教 )的教義,或是利用其象徵。或許,是因為大多數的宗教其原始教義裡都帶有暴力的成份。這成份應該可視為所謂的「懲罰」。如佛教的地獄觀、穆斯林的聖戰、舊約中對於不信上帝的人的制裁,這些暴力懲罰違反教義的教徒,也懲罰不同信仰的異教徒。一本教義,各自表述;同樣的教義警告人們向善,同樣的教義也能給有心人曲折成施展暴虐的藉口。

受害者於忍受暴虐時向宗教祈禱,加害者則恃宗教教義行其暴虐,那救贖將站在何方?如此反諷的衝突意涵,或許是這些暴力題材的小說總會有著宗教素材的關係吧。

小說一開始鋪陳的有些緩慢,不過當第一個案件解剖時的衝擊,故事就正式宣告走向晦暗之路。到了後半段,情節則開始一連串地爆發開來,劇情愈到後段愈令人緊張,翻頁的速度也隨之加快。小鎮人們的生活,主角們間的情感關係與互動,因案件所引起的漣漪而被迫產生了改變。透過筆者的筆與主角的診斷,受害者所遭受的暴力展露無遺,具有十分官能性的寫實風格。忍不住想到了成英姝的《地獄門》,或許女性作家可以更細膩與真實地描寫暴力?暴力當下受害者的「盲視」,則為劇情添加了戲劇性與詭譎。

暴虐總是無道,我們擔憂、我們脆弱;我們哀傷,但我們也依偎在一起安慰。只是,當暴力降臨,那些殘忍而不堪卒睹的,總是就這樣刻下了醜惡的痕跡,在心裡,在生活,在回憶。我們可以選擇視而不見,也可以選擇握著手中的釘痕,選擇要不要繼續活下去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idhog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